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金融業年終獎上演“瑪雅預言”
金融業年終獎上演“瑪雅預言”
“希望不要是零。”某券商員工陳晟苦悶地說道。雖然,依舊是帶有一絲期許,但陳晟清楚,年終獎泡湯已經是注定的了。
金融業年終獎上演“瑪雅預言”
對不少金融業員工來說,2013年的年終獎,就好比瑪雅人的預言,是“年終獎末日”。
伴隨著一些大券商裁員降薪、甚至取消年終獎的消息,讓這個冬天顯得分外寒冷。
“希望不要是零。”某券商員工陳晟苦悶地說道。雖然,依舊是帶有一絲期許,但陳晟清楚,年終獎泡湯已經是注定的了。
據記者了解,基金、券商兩個行業的薪酬水平直接與資本市場的景氣度相關,而證券業的薪酬與資本市場的景氣程度更為緊密,因此,在持續不振的資本市場環境中,證券業從業人員迎來了較大的壓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證券從業人員表示,我們的薪水構成主要是基本工資和經紀業務提成以及一部分的開戶獎,由于最近幾年交投清淡,現在主要就是靠微薄的基本工資了。
“2012年的年終獎僅發了應發數量的40%,2013年的年終獎更不敢期望了,很可能會被取消。”上述證券從業人員表示。
陳晟告訴記者,在股市處在牛市的時候,有些券商營業部的后臺員工年終獎都可以達到50萬元,高層領導更是動輒數百萬元。但由于近兩年IPO進展緩慢,公司沒有業績收入,年終獎根本不敢奢望。
“我們上年的獎金還欠著,如果2013年過年前不發,那就是‘負數’了。”陳晟說道。
與陳晟有同樣感言的上海某中型券商研究所的一位員工說道:“我已經兩三年沒有看到年終獎是什么模樣了,2013年的年終獎更不可能有了,能夠保留職位就不錯了。”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證券行業難逃周期性影響,但在年終獎設計與發放上,不應過分受到股市周期的影響,應該更長遠規劃,盡量減小周期性影響。
除了“悲情”的券商投行外,原本高高在上有“金領光環”之稱的銀行業,整體薪酬縮水似乎也已成定局。
“從2012年第三季度開始,金融行業的薪酬就開始有明顯下降,而在影響2013年薪酬下降的行業因素中,金融行業的薪酬下降主要受了行業的影響。”翰德北京分公司總監耿倩女士表示。
根據某股份制銀行一位行政人員告訴記者,2012年的收入比往年有明顯縮水,全年的稅前收入也就是10萬元出頭。
“以前元旦、國慶等節日都會有上千元的過節費,而2012年過節什么獎勵都沒發過。2011年銷售理財產品也會有獎金,每個季度大概3000元~4000元,而2012年這筆獎金取消了,無形中每個月少了1000元~1300元的收入。”該銀行人士表示。
某商業銀行員工表示,由于2012年該行效益一般,年終獎約5000元左右,估計過春節會有1000元獎金,但還不確定發不發,而元旦的福利從原先的3000元獎金演變成了一本掛歷。
除此以外,保險行業的年終獎也岌岌可危。據某媒體報道,由于2012年保險行業業務增長乏力,投資環境未見好轉,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經營業績“難看”成為必然。這種經營局面自然會波及公司職工的待遇,年終獎縮減幾成定局。
不過,科銳國際相關專家指出,盡管如此,金融業的整體薪酬仍令其他行業望塵莫及。對于整個市場而言,年終獎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于企業而言,在經濟形勢不明朗時,為了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更傾向于通過年終獎,在年底與員工分享利潤。對于企業的HR部門而言,年終獎已經成為企業吸引與保留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
對此,耿倩建議,薪酬雖然重要,但并非是影響求職者抉擇的唯一因素。職業發展、培訓和借調機會、企業文化、獎金,還有股票期權等,這些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