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程泰寧,建筑學專家。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1956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現任: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總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聯·程泰寧建筑設計研究所主持人。
社會兼職
中國建筑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東南大學教授,東南大學建筑理論與設計中心主任。
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兼職教授等社會兼職。
參加過北京人大會堂、南京長江大橋頭建筑等重大工程的方案設計,主持了杭州鐵路新客站、加納國家劇院、馬里會議大廈等國內外重要工程四十余項。長期工作在第一線,堅持不懈的致力于中國現代建筑發展道路的探索,在設計中努力把現代建筑理念和東方文化結合起來,創作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其中三項獲全國優秀設計獎,多次獲省、部級特、一、二等獎,第廿次世界建筑師大會“中國建筑藝術展”選出我國50年來54項作品展出,他一人有三項作品入選。有關評論認為,作為中國第三代建筑師的“典型代表”之一,對中國建筑的發展作了積極貢獻。
突出貢獻
參加過北京人大會堂等重大工程的方案設計,主持了杭州鐵路新客站、加納國家劇院等國內外重要工程五十余項。三項獲全國優秀設計獎,八項獲省部級特、一等獎。世界建筑師大會“當代中國建筑展”展出我國50年來50項優秀作品,程一人有三項入選,獲建筑創作成就獎。2004年,杭州鐵路新客站、黃龍飯店入選“中華百年建筑經典”。
他的創作也受到了境外同行的關注,美國等多個國家以及港、臺等地以講座、書刊報導等方式介紹了他的作品。國際建協主編“20世紀世界建筑精品選”在全球100年中選出1000件作品,他在國外的兩項工程經國外建筑師推薦入選。
他的“立足此時、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創作主張以及他的富于原創精神的作品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同和積極評價,為中國現代建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91年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0年被評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2004年獲梁思成建筑獎。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評價
程泰寧先生是一位深居簡出的建筑設計師,或者說是一位“隱居”的高士。他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但他設計的建筑卻已享譽國內外,這種“撲朔迷離”的感覺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感”。
程先生設計了眾多出色的建筑作品,但程先生一直在強調“建筑有它的唯一性”,就是說一個建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都有它的唯一性,包括它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比如,在杭州和在寧夏,建筑風格就會完全不一樣。“在杭州,江南文化對這個地方影響比較深刻,書卷氣比較濃一些;到了寧川,它是伊斯蘭文化,又是北方,它可能就要有伊斯蘭文化的特點,它就要顯出北方建筑物,粗壯的東西。”所以,建筑設計必須就符合當地的環境才行。就像程先生經常提到的,“立足此時、立足此地、立足此形”,這很重要。
雖然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差異,但在精神感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師總會有一些共同之處。在程先生的眼中芬蘭的阿爾托是他最欣賞的建筑師,他生活和工作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但他的設計還是基本屬于現代的。
程先生特別提到他,是因為他的很多東西很適合現在中國的情況。他主張適應自然,主張用一些自然的方法來解決功能、舒適性等問題,這種思想比現在很多西方建筑思想超前。
程先生認為,現在最怕一種完全脫離理性思考的,完全追求視覺沖擊的設計,這樣沒有什么意義。就像看的阿凡達一樣,可能當時覺得不錯,但是回過來想就沒什么了。“好的設計能讓人去回復味,引發人的思考。”
現在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概就是他一直提倡的追求,“讓世界了解中國,使中國現代建筑躋入世界之林”,程先生也身體力行的實踐著這條原則,從黃龍飯店到浙江美術館,再到弘一法師紀念館、魯迅紀念館,這些形式上存在巨大差異的建筑作品,都在隱隱約約間散發著中國建筑中獨特風格的魅力,尤其是浙江美術館,唯美的就像是一幅中國水墨畫,與西湖相互映照。
40多年來,程先生一直堅持在第一線工作,努力探索中國現代建筑的發展道路,提出了“立足此時,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創作主張,主持設計了諸如杭州鐵路旅客站、加納國家劇院等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在設計界有著廣泛的影響。程先生說,凡是我主持的工程,不僅方案由我自己設計,而且我會從設計到施工全過程參與,隨時推敲細節并負責解決重大的技術問題。程先生認為,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一個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在工作中要嚴于律己。